一个区域的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教师教育乃至教育整体实力,都与教研员密不可分。2021年县教研基地立项以来,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积极推进教科研训一体化建设,探索山区教研员专业发展路径,打造高素质教研员队伍,着力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状况,开创了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响应高水平教研队伍建设要求
高水平的教研工作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教研员专业发展则是高水平教研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发展动力。因此,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势在必行。
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教研员数量与2020年相比实现了倍增。各地不断配齐配强教研员,实施教研员全员研修,激发教研队伍活力,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支撑、引领、辐射作用。
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黄炎权表示,当前五华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这意味着教研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等,全面了解全县教研员的基本情况,掌握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教师对教研工作的整体评价和对教研工作的具体需求等,为基地项目建设打好基础。”黄炎权指出,“从全县教研员专业发展现状而言,应用先进专业理论相对薄弱,采用前沿的、具有示范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较少,取得突破性的教科研成果不多,推动教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打造的精研经典课例较少,听评课的具体诊断和详细指导少。这些落后状况亟需得到改变,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强大教研队伍,才能切实肩负起振兴五华教育的重任。”
五华县教研基地项目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研员专业发展的路径”,聚焦教研员专业发展的三个方面,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项目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苏区精神”融入教研,进而内化为教研员的专业情怀,让教研员热爱教研工作,自觉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贡献智慧。同时,探索提升教研员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路径,实现教科研训一体化,旨在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有教育情怀、思想先进、视野开阔、善于研究、勇于创新的教研员队伍。
探索山区教研员专业发展路径
如何打造这支高水平教研员队伍,提升山区县教研员的专业精神和核心素养?如何发挥教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华从选、用和培三个层面,探索教研员专业发展路径。
选:搭建平台,配强队伍
为进一步完善教研机构设置,配齐配强教研员,2020年8月30日,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委托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聘请高水平专家担任评委,公开选聘了32名高素质、专业化、研究型的教研员;通过推荐、走访、调研,选聘了10名兼职教研员,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教研员团队。
截至2022年6月,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共有43名教研员,其中本科学历39人,硕士学历1人,硕士在读2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4人,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特殊教育)1人。队伍中,有20年以上教龄者7人,有10至20年一线教学经验者31人;一线教学经验平均15年,从事教研员平均年限4.5年。
“2020年6月成立县教师发展中心以来,特别是2021年教研基地立项后,焕发了教研机构的生机与活力,为我县教育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部副部长朱文辉已有20余年教研员工作经历,他深感教研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是平台高了,我县配齐配强教研员,为教研员专业成长提供了更高更大的平台和空间。二是要求严了,县教师发展中心为了教研员的快速成长和专业发展,出台一系列制度和考核办法,每个教研员必须制定三年专业成长计划,每年必须有亮点、有成果。三是责任大了,我县地处粤东山区,学校多而布局分散,点多面广线长,小规模学校零散量多,开展教研工作难度大,更要求教研员在工作岗位上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朱文辉说。
五华坚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做好教研工作的前提,创新教研员教育形式,要求教研员熟悉、精准掌握五华的红色文化资源,并结合不同学科课程特点,让红色精神融入课堂。同时,根据五华中小学生的实际和成长需要,积极开发富含“苏区精神”、彰显五华红色文化特点和内容的乡土课程,助推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用:示范引领,发挥作用
教研员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骨干分子、关键人物。五华在学科教学、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教研员的“火车头”作用,从而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
一方面,探索提升教研员教学实践能力的路径。首先,落实教研员蹲点上课制度,教研员每学年有一段集中时间到基地学校或指定学校进行教学实践,参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其次,坚持上示范课制度,针对当前教育形势和课程改革要求,要求教研员严格按照最新的课标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学情,每学期要给基层学校教师上示范课、公开课;第三,全员参与学科教师培训,每人每学期不少于2次专题知识讲座。
另一方面,创新建立教研员指导提升机制。创新听评课指导模式,要求教研员组建课例案工作坊,组织工作坊核心成员深入课堂,聚焦不足、诊断问题,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后续教学进行跟踪反馈,对典型课例进行归类入档,并以此为依据细化和编制适合五华山区教学特点的课堂观测工具。同时,拓宽教研活动设计思路,构建学科教研员主导的区域教研联盟活动,组织说课比赛、教学技能展示、论文评比、命题比赛、分学段开展教改实验等活动,在活动中以教研员为主体进行示范、服务、指导,从而促进区域校际间的交流、互助、合作,发挥先进学校的示范作用,助力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的质量提升,实现资源共享。
教育科研能力是教研员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五华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发展和强化教研员的教育科研能力。
7月18至19日,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举行2022年度小课题开题论证会。立项的54项课题研究,内容涉及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思维导图的运用、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微课程开发、手绘校园地图实践、乡土资源运用和生活化教学等。
五华根据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筛选出校本教研工作中有价值的问题,将其提升为科研小课题,以教研员为研究顾问或主体,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教研员在课题研究中对指导的课题提供理论指导,过程指导,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注重实践应用,并指导教师开设课题实践课,创新评价方式,拓宽推广运用平台,以此达到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学指导水平。
黄炎权说:“小课题选题虽小,但意义重大,既是推进教研基地项目建设的重要举措,又是教研员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推进全县教育教学改革有促进和催化作用。”
培:加强研修,提升素养
五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投入约7600万元兴建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大楼。同时,定期安排教研员研修,邀请专家对教研员进行专题培训,开展跨区域教研活动,比如全体教研员到广州番禺、佛山南海等地参加培训,吸收先进教研理念,促进专业发展。
五华探索建立“互联网 教研”新模式,全县各学科统一教研时间,教研员在发展中心授课端发起教研主题,各校在线下一起参与的方式进行,提升教研效率和参与面。此外,探索集体备课网络直播模式,建立优质资源库,不断满足教研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带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过教研基地项目建设,五华开展教研员专业发展研究,促进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提升五华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2021年11月,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体教研员分别到对应学段的薄弱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驻点调研活动。期间,教研员们开展听评课、公开示范课、专题讲座等活动,参加学校教工大会、教研组会,还与学校行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和学生座谈,深入一线,全面了解校情、学情、师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帮助学校解决问题。随后,学校列出整改清单,根据调研情况反馈及存在的自身问题,进行即时整改。
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还组织全体教研员到对应学段的薄弱学校进行送教下乡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菜单式送教,满足不同学校的教研需求。
初中教研部以落实新课标为抓手,推动课程改革,重点培养初中各学科约200名骨干教师,以教研员领衔,打造每学科约10人的教研团队,优化教研团队建设,不断壮大学科带头人队伍。
小学教研部开展了多场区域教研联盟活动和助学支教活动,比如到五华县河东镇第二小学参加“关爱留守儿童暨党员教师助学支教”活动,到五华县第一小学集团进行区域联合调研等,充分发挥教研员的指导和服务作用,整体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水平,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在调研和送教等活动中,教研员的专业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校长和教师对教研员的评价也越来越高。”黄炎权说。
经过努力,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有2个获广东省教育科研课题立项,4个省级课题研究工作正有序进行,16个市级科研课题获立项,1项课题成果荣获梅州市教育教学一等奖,1名教研员的实验课入选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实验精品课,1名教研员获梅州市深度学习微课评比一等奖。
教研基地项目实施以来,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在全县范围遴选“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选拔一批思想有深度、专业有高度的“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提升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截至2022年6月,全县有市级名师工作室6人,市级名校长工作室2人,县级名师工作室18人,县级名校长工作室2人。
如今,五华教研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提升,助推“双减”背景下课堂提质增效,有力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d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