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艳,副高级教师,广东省督学、省督导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深圳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深圳市名园长、宝安区名园长、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编著《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教师分工手册》《幼儿园生成活动案例:解析与策略》《我们的课程故事:儿童视角与适宜引导》等。
什么样的生活是幼儿园孩子向往的生活?这是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园长焦艳经常反思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兴华幼儿园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教育课题。
从儿童出发
《广东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幼儿园中如何做到立德树人?
焦 艳:理念决定行为。幼儿园所有的教育行为归根结底源于对儿童、对教师、对课程的看法和认识。我们强调一日生活皆具有教育意义,其实就是要注重儿童视角。儿童与教师一样,是幼儿园的建设者,是园所环境、课程、文化的创造者和生成者。所以我在工作中一直把儿童看作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的过程就是儿童与生活世界建立链接和创造意义的过程。同时,儿童也是主动的探索者,拥有无限的潜能,他们可以在自主建构的过程中获得创造性发展。
作为园长,同时也是教师,我自觉思考总结多年来的学前教育经验。教师应该是“儿童的看见者”,看见与接纳是基础,陪伴与跟随是支持,引领和支架是目的;应该是“问题的判断者”,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课程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境和新问题的能力;应该是“睿智的领路人”,具有能够预测、预先准备和更改儿童取得经验的进程的教育机智,帮助儿童解决问题的教育能力。
《广东教育》:如何基于儿童立场看待幼儿园课程建构?
焦 艳: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建设好课程,让其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助推器,总结起来,课程要源于儿童,最终回归儿童。儿童生活、儿童需求、儿童探索中蕴藏着丰富的、极具价值的课程资源。对儿童资源的发现与挖掘,能够使儿童本位原则从观念扩展至课程建构本身,站稳儿童立场。生活、环境、事件等都是真实的、鲜活的课程。源于儿童、回归儿童、面向儿童,与儿童共同成长是课程持续生长的动因。
课程能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实施方式是重要的因素。在课程实施上,教师和儿童都是实施主体。在实施过程中,预设、探究与生成需要并重。预设是方向,探究是方法,生成是状态、结果。这实质上是在课程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的基础上,关注儿童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关注师幼互动时生成的动态课程形态。三者并重,才能让课程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借活动创设
《广东教育》:怎样的一日生活才是适合幼儿的?
焦 艳: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生活才有教育,为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对幼儿而言,大部分的学习不是系统、正规的集体教育,而是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活动,即一日生活本身。幼儿一日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存在性背景,也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范围。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课程的实施应当从幼儿发展的现实出发,加以充分组织和利用,使之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发展。
《广东教育》:能举一些具体的案例吗?
焦 艳:我们构建了许多真实而丰富的活动案例。例如,通过野炊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感受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我们希望每个孩子学会做“西红柿炒鸡蛋”,并将此目标融入野炊活动中,小班学习打鸡蛋,中班学习切西红柿,大班学习烹制西红柿炒鸡蛋。在野炊活动中,孩子们体验亲自做一道菜,不仅能锻炼他们的生活技能,也能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要给孩子们向往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有基于自然环境的创设之心。我们充分利用户外环境,打造儿童户外课堂。我们幼儿园户外活动面积很大,有茵茵的草地,天然的花果山,崎岖不平的山路,形状各异的石头,还有种类繁多的花卉植物与果树。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进行户外课堂活动的资源。我们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将课堂搬到户外,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健康成长。
基于此,我们创设了花果山定向运动、大班户外半日活动等户外课堂活动。比如,开展花果山定向运动,是因为教师发现孩子们喜欢在花果山爬上爬下,乐此不疲。为了给孩子们的爬山运动增加趣味性和运动性,定向运动被提出来了:给孩子们设置一些游戏规则和目标,激发他们挑战的兴趣。大中小班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花果山寻宝的定向运动,即小班寻找小动物足迹,中班寻宝游戏,大班定向越野。在定向运动中,幼儿走、跑、跳、平衡、攀爬等动作技能得到积极的锻炼,团队合作式的探索活动也随之开展。
《广东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向往的生活就是基于自然与生活创设的真实活动游戏。
焦 艳: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期的一项基本活动,是幼儿发展的核心力量。游戏为幼儿学习提供了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自由想象的机会。游戏的特点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天然默契,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社会互动的规则,培养社会能力,练习自律,学着如何接纳他人,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理念回应
《广东教育》:基于儿童立场,如何建构独具特质的园本理念?
焦 艳:基于儿童立场,就要有儿童视角。如此,方能建构起让孩子通往向往的生活的教育理念。
结合兴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在传承的基础上,我们将园所文化定为“兴兴立德、灼灼其华”。兴,即起兴、开始,“立德”源自《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文意是说最高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然后是树立言论,这样,经历再久也不会废弃,这叫做不朽。“灼灼其华”源自《诗经·周南·桃夭》所描述美好状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大意是说翠绿繁茂的桃树啊,花儿开得红灿灿,描绘的是桃花恣意绽放的热烈状态。“兴兴立德、灼灼其华”的园所文化,将立德作为教育的起点,追求幼儿生命恣意绽放的状态,有利于在幼儿园中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办园理念定为“尊重生命、自然成长”。“尊重”为始、“生命”为先、“自然”为道、“成长”为终。
“尊重生命”是指对幼儿、教师、家长个体差异的尊重与接纳:一是尊重不同年龄幼儿发展特点、发展需求以及学习特点,强调幼儿游戏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二是尊重不同教师的成长规律和成长需求,强调教师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陪伴质量和适宜引导的关键作用;三是尊重不同家长的教育背景、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协同互动、重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连接。
“自然成长”是方法,也是目标。以自然为道,这是基于兴华幼儿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考虑,也是基于我们对大自然和自然教育理论的理解与认识:一方面,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自然禀赋及成长的自然法则,顺应自然,因性而教;另一方面,“以自然为师”,提倡天性本能的释放,让儿童在自然中亲身体验、自主探究,从而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实现个体生命与自然的有效联结。以自然为道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儿童获得发展,在儿童获得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家园的持续发展。
《广东教育》:尊重生命、自然成长,这就是立足儿童实际的教育生活。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你们是如何践行的?
焦 艳:我们主要通过园本课程来实践。在课程的实施上,我们一直坚持“预设·探究·生成”的思路。基于园所资源条件,围绕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制定幼儿园预设主题活动方案,确定了“我的幼儿园”“幼儿园的树”“幼儿园的山”等17个预设主题。预设主题作为预设的点,目的是让师幼有可切入的、可探讨的方向。我们还在预设主题下设置了三级网络作为师幼共同建构课程的起点,为教师发现幼儿兴趣、共同协商讨论提供有效抓手。由三级网络延伸和确定的兴趣点作为师幼共同探究的内容,由此生成课程实施的结果。预设与生成互为补充,彼此增益,共同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生态平衡,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广东教育》:如何保持园本课程的活力?
焦 艳:课程来源于生活。我园本课程要实现持续生长、不断发展,就要注意发掘生活中的资源。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极具价值的课程资源,特别是那些贴近于幼儿生活经验的环境、真实事件,无一不是鲜活的课程。而且课程的目的也是要回到生活,更好地面向生活。所以生活既是课程的起点,也是课程的终点。源于生活、回到生活、面向生活是课程持续生长的根本动力。
《广东教育》:最后,请谈谈幼儿园的未来愿景。
焦 艳:兴华幼儿园创办于1988年,是一所隶属于宝安区教育局的全日制公办幼儿园,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幼儿园,广东省绿色幼儿园。2016年1月加挂“宝安幼教集团第一幼儿园”名称,现有在勤诚达、上合花园、中粮紫云、新安湖花园四所分园。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兴兴立德、灼灼其华”的园所文化与“尊重生命、自然成长”的办园理念,不断优化办园条件,打造优良师资队伍,建构适宜的课程内容,实施丰富的教育活动,搭建和谐家园平台,培养自信大方、友好相处、善于探索、热爱艺术、学会生活的兴华儿童,努力成为有内涵、有特色、有温度的高品质幼儿园。
(本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