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及其引导 -www.凯发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及其引导 -www.凯发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呈现去中心化、全时化、便捷化等特点。移动互联网在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通过建立规范的社会引导机制,提高学校教育引导科学化水平,强化大学生自我引导等策略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引导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上网已经成为现实,人类迈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域,网络在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特点

  (一)去中心化

  互联网管理采用的是去中心化的模式,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小中心”,这保证网络成为一个开放多元的空间。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强化了网络的“去中心化”特征。在网络社会中,去中心化意味着没有权威,任何人都可以超越现实生活中身份、地位等的限制,获得平等的话语权和平等的交往权,没有任何顾忌和障碍。

  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去中心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意见表达。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当他在发表意见或传递信息时,自己作为一个“中心”,而当他接收别人的意见或信息时,则以他人作为“中心”。二是网络交往。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每个大学生的地位都是平等,每个大学生都是人际互动关系中的“中心”。三是网络应用。目前很多移动网络应用都呈现去中心化的特征。如大学生在网上订餐时,以自己作为“中心”寻找餐饮商家,餐饮商家则作为另一个“中心”向周围的人们提供送餐服务。

  (二)全时化

  全时化是指大学生一天24小时无时无刻与互联网连通,全天候地处于在线状态。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低价流量包月套餐的推广,为大学生全时化的网络生活提供了便利、优惠的客观条件。李克强总理曾多次提出网络要“提速降费”,在他的督促下,网络费用不断下降,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推出低价的流量包月套餐,大学生无需担心网络流量不够用。

  全时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全天候在线,还在保存备查。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2018中国大学生在线休闲娱乐行为监测分析报告》显示,“44.9%的大学生每日手机上网时间为3~6小时,12.5%的大学生上网时间达到了6小时以上”[1],可见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三小时。微信、qq是目前大学生最重要的社交平台,也是大学生重要的联络方式。大学生习惯于“晒”微信朋友圈、qq空间,分享自己的日常点滴,用一张照片、一句话或者一个转载,表达和记录自己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同时也习惯于刷微信朋友圈、qq空间,了解身边同学、朋友的日常动态,网络成了大学生与身边同学、朋友相互了解的场域。互联网络的泛在性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网络资源,如在线阅读、在线视频等,或者通过各种移动app获取相应的网络服务,这导致大学生对手机和网络具有高度依赖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脱离了网络,或者脱离了手机,大学生将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2017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成长白皮书》显示,“9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能没有网络”[2]。另据调查显示,“仅有2.0%的大学生能接受24小时以上不使用手机上网”[3]。

  (三)便捷化

  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学习、交往和消费体验,使大学生出现学习碎片化、交往虚拟化、网购时尚化趋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热衷于通过各种移动app平台进行短时间的学习,满足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碎片化和泛在化的特点。碎片化知识简单、灵活性好、针对性高,碎片化学习能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效率也比较高。网络的广泛应用,克服了传统社交的时空限制,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空间,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往手段,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世界,使大学生交往呈现虚拟化特征。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中社会、文化、心理等障碍,有效地避免交往过程出现的尴尬,使交往轻松化、快捷化、简易化。网购也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新时尚,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成了大学生的购物天堂,上午下单下午送达,或者第二天送达,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二、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一)使大学生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出现偏差

  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电子空间,以虚拟现实的形态存在,现实社会中的事物很多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模拟和再现。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虚拟世界的诱惑,有的大学生把网络视为“世外桃源”,选择一头扎进网络世界,逃避现实的问题。网络的虚拟化和符号化给大学生带来“去责任化”的心理预期,认为在网络上可以为所欲为。这实质上是将自我虚拟化,把网络上的我与现实中的我割裂开来,导致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出现偏差,将网络空间上人的本质虚拟化。然而,网络的虚拟性不能改变人的客观实在性,大学生的网上活动只不过是将生活场域从一个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空间。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是一个真实的客观实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是人客观实在的两个不同维度。人不仅是现实社会的主体,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都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都是人的社会,也都是人的生活世界。互联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形态和活动样式,对人的生存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数字化生存”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常态,网络重构了人的存在,也重构了人的生活方式。不管从物理视角还是从社会文化视角看,网络社会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物理上它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物理空间,同时人的行为活动赋予了网络生机与活力,使网络从早期的“技术性存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性存在”[5],人们的活动形式也从传统现实中的互动延伸到虚拟情境下的对话。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虚拟并不等于虚假或者虚无,其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实在,属于客观实在世界的一部分。网络社会不是与现实社会相对立,而是人们生活场域的延伸和拓展,是一个“现实的”社会。网络的虚拟性不应该是大学生为所欲为的理由。大学生不能因为网络的虚拟性而对网络社会产生模糊化的认识,进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发生偏差,应该正确地认识网络和认识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摆正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

  (二)使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脱节

  当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现实生活都与互联网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互联网 ”的不断推进和纵深发展,使现实生活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难舍难分。一方面是现实生活网络化,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越来越依赖网络,网上学习、网上办公、网上购物、网上休闲娱乐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网络日常化,“互联网 教育”“互联网 金融”“互联网 医疗”“互联网 安保”等,互联网进入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实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也依存于现实生活。

  网络的虚拟化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在网络社会的社会化,在现实生活的传统媒介上,大学生可能没有什么话语权,但其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网络的去中心化也让大学生获得平等的话语权,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挑战权威和颠覆传统。一个现实中胆小、羞于表现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可能是一个“意见领袖”,也可能是一个顶级的“游戏玩家”。另一方面又阻碍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社会化,网络对现实的补偿性和替代性让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得心理的平衡和满足,相比在现实中学习、生活的不如意,更加强化了大学生的失败感和挫折感,使大学生更加不愿意融入社会,阻碍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化发展。

  网络的虚拟化也导致大学生人格的两面化。一些大学生基于对网络虚拟化的认知,对待现实生活一套评判标准,对待网络事物另一套评判标准;在现实中一种行为方式,在网络上另一种行为方式,在现实社会中不敢说的话在网络社会上敢说,在现实社会中不敢做的事在网络社会上敢做,心理上得到了一定的满足。这种相悖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导致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脱节,形成一个网络上的“自我”和一个现实中的“自我”,变成“两面人”,不利于大学生人格的正常发展。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都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两个方面,应该有机地统一起来,不应该是割裂的。如何让大学生实现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统一,理性用网,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三)使部分大学生出现网络行为失范

  网络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网络的开放性导致网络社会鱼龙混杂,好与坏、对与错、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各种事物充斥其中。各种思想思潮在网络上汇集,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科学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层出不穷。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思想观念、文化理念、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容易使大学生出现选择困难,认知上的偏差、规则意识的淡薄以及自律意识的缺失导致一些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产生“数字化迷失”,出现网络行为失范。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游戏型失范。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现象较为严重。[6]有的大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拿着手机玩游戏,课余时间躲在宿舍玩游戏,甚至通宵达旦地玩游戏,有的不惜花重金购买游戏装备,追求游戏升级带来的成就感,导致学业的荒废。二是交往型失范。有的大学生沉迷网络直播,为打赏自己心仪的女主播花光学费、生活费,甚至不惜贷款进行巨额打赏。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的网恋、网婚、网上同居等现象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些网上失范行为甚至演变成为网下的恶性侵害行为。三是消费型失范。网络上打折、抢购、返现、免单等促销行为,以及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不断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求,挑战大学生的消费底线。为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有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借高利贷、“裸贷”,导致身陷网络借贷、套路贷陷阱,造成严重的身心负担,学业荒废,甚至出现身败名裂。四是信息型失范。网络上存在大量不良的有害信息,尤其是情色信息的泛滥,引诱大学生进行浏览并沉溺其中。有的大学生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虚假的或未经证实的各种信息,使自己成为传播不当信息的推手,甚至有的大学生通过非法入侵来获取信息。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引导策略

  (一)建立规范的社会引导机制

  1.推进网络社会法制化建设

  习近平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作为人们“生活场域”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网络社会也应该是法治社会。网络空间的开放、自由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只有以法制为基础,网络社会才会有秩序,网民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网络社会才能健康发展。网络社会法制化建设是网络社会健康运行的内在需要,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推进网络法制化建设,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我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关于网络治理的法律法规,为互联网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有的法律制度滞后于网络的发展,因此要加强立法研究,提高立法质量,完善网络法律制度体系。同时要加大对网络违法事件的执法力度,依法惩治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新时代网络环境。

  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让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树立规则意识,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范指导自己的网络行为,做到“网上”与“网下”一致。大学生的网上行为活动不仅要遵循一定的技术性规则,还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才能实现网络社会的有序运转。

  2.规范电信运营商的行为

  电信运营商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为大学生上网提供基础的网络服务。当前网络上各种有害信息泛滥,与电信运营商疏于监管有很大关系。电信运营商对网络流量的低价促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费用,但是过分强调“大流量”“无限流量”,疏于监管,在客观上容易引导学生无节制地使用网络,诱导学生沉迷网络。因此要加强对电信运营商的管理,规范其行为。一是督促电信运营商加强内容监管,营造健康网络环境。督促电信运营商加强对内容提供商的监管,采取技术手段进行监控,如果其提供的服务内容涉及违法,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过滤和屏蔽,积极营造一个绿色、文明的网络环境。二是规范电信运营商的营销行为,进一步提速降费。电信运营商的营销策略不能唯利是图,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将为大学生提供廉价优质的网络服务作为目标,制订合理的宣传口号和营销策略,采取合理的营销手段,以优质的网络服务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3.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治理

  移动互联网上的平台有很多种,包含信息聚合类、技术服务类等,大学生日常使用的网络平台有:门户网站、社交平台、学习平台、游戏平台、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网络平台的运行和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单靠一方的力量不足以做好治理工作,因此要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

  网络平台治理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包括政府、平台企业、平台用户、媒体、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等,只有促使各个相关主体“责任归位”,才能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建立准入制度和审查机制,完善监管措施,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平台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范经营和合法运作,及时采取技术手段,精准解决运营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平台用户要自觉遵守平台规则,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违法、低俗、不良等内容信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证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媒体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及时对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地引导;行业协会要加强自律,引导行业平台合法经营;社会公众要多一些包容,明辨是非,正确分析和客观看待每一个网络事件的发生。

  (二)提高学校思想教育的水平

  1.教育理念: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所谓工具理性指的是基于目的的合理性,是对实现目的所运用的手段的评估,预测由此产生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预定的目的。”[7]工具理性注重手段的有效性和效果的最大化,而忽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思想教育的工具理性体现了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强调为实现特定的目的,采取最为科学、有效的手段,达到目的的最大化。以往的思想教育比较注重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思想教育的价值理性更加关注教育的本质,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引导的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生活方式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人格健全、人性丰富、知行合一的人,把人培养成真正意义的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引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在网络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克服对教育者的依赖,增强主体性,在网络交往互动和生活体验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价值理性体现了思想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终极关怀。

  2.教育方法:从灌输到交往

  传统的思想教育强调教育者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把思想教育当作一种知识教育。灌输式教育是一种单向度的行为,否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没有遵循思想教育的内在规律。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满堂灌,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头脑成为储存知识的仓库,无法内化为思想,教育活动受到了扭曲。在网络时代,教育者不再是垄断知识的少数人,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知识,从教育者处获取知识已经不再是主要的渠道。当前大学生缺少的不是思想道德知识,而是缺少对其中价值理念的认同,只有被他们高度认同了,道德知识才能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行为。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封闭的单子式的存在不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主体间性才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存在方式”[8],主体间性指主体间的互识与主体间的共识。人与人之间以客观世界作为中介,构成一种“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共在”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教育关注思想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交互关系,主张交往式的思想教育模式,把思想教育过程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交往的过程。在教育交往中,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交往方式是双向互动的,师生之间构成一种合作的关系。在网络情境下,学习资料只是一种中介,大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重新建构,获取生活体验,通过自身人格的完善将知识上升为智慧。教育交往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对话、理解的过程,是一种精神的交往、情感的沟通、人格力量的对话。通过师生间的网络交往,使大学生深化对网络的认识和对生活的理解,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追求健康网络生活方式的自觉性。交往式思想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使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中拥有对正确价值理念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保持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并体现在自己的网络行为上。

  3.教育内容:从理论到生活

  马克思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9]思想教育如果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境地。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10]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倡“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存在大而空等问题,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降低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生活视角对思想教育重新进行解释和建构,可以发现思想教育的生活意义,提升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教育者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网络生活实际,让网络教育回归大学生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交互中让大学生无形地接受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网络空间是大学生网络教育最重要的场域,也有源源不断的教育素材。思想教育内容如果脱离生活实际,便成了“无源之水”,失去它存在的基础,也无法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来引导、感化大学生,容易进入大学生的思想深处,使大学生产生共鸣,有利于深化师生间的互动,提升思想教育的效果。思想教育的内容要有开放性,既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当代大学生,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的教条,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采用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案例进行教育,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思想教育者还要引导大学生投身现实生活实践,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体验,在体验中认同网络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深入开展体验式教育,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参观调研等活动中进行个性化地学习,与现实生活世界进行深度交流,进而在思想深处有所触动,深化对网络社会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

  4.教育载体:从线下到线上

  网络思想教育是以网络空间作为场域的虚拟实践活动,思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网络空间以符号作为中介,围绕信息和知识的生成、交换、传播、共享进行对话和互动,达成一定的思想教育目的。网络信息在传播、共享的过程中,在网络个体之间从产生共鸣到彼此认同,逐步形成具有相同价值取向、信念的网络族群。因此,网络思想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交互活动,网络思想教育的过程是思想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在网络空间上进行交互的过程。网络空间去中心化、扁平化的特点,以及网络个体之间点对点的交互模式,决定了思想教育者之间、思想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具有主体间意义的交互性主体关系。

  以往大学生网络生活教育主要采用线下的教育方式,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下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线上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阵地,并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教育无处不在。思想教育者应该从线下走到线上,遵循网络社会空间的运行机制,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等各种网络载体,建立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和阵地,设计合理的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网友关系,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交互方式与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往,在交往中对大学生施加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信息素养等方面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教育、网络道德熏陶、网络学习指导、网络心理辅导和网络生活指引,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网络价值观和网络道德情操,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实现全面发展。

  (三)强化大学生自我引导

  1.大学生要树立网络规则意识

  众所周知,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英国法学家哈特认为,社会规则包含两个维度的内容,“即大部分团体成员规律地遵从的行为模式,以及对于此种行为模式的一种特殊的规范性态度”[11]。网络社会的有序运行正是基于各种网络规则的基础之上,包括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网络技术规则等。因此,大学生要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必须树立网络规则意识,做到“接受”网络规则。大学生网络规则意识的形成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网络规则知识学习。通过书本、杂志、网络等途径搜集和学习网络规则知识,系统掌握相关网络规范,并进行自我对照,分析自己的网络行为哪些是符合网络规则的,哪些是不符合的,哪些是主动的,哪些是被动的,在深刻的反思中将网络规则知识变成自身的认知。二是网络规则情感培育。在网络规则认知的基础上,从情感接纳到生命体验,扬善弃恶,将网络规则内化成自身的品德,升华为自身的情感需求。三是网络规则意志磨练。借助情境磨练,使大学生形成按规则行事、准确作出决断并快速付诸行动的能力,这是一种持久稳定的品格,能够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规则的选择力、判断力和执行力。四是网络规则实践体验。在网络生活中,自觉地践行网络规则,维护网络规则,并不断地深化网络规则认知,内化网络规则情感,强化网络规则意志,使网络规则意识成为自身的网络行动自觉。

  2.大学生要树立网络自律意识

  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12]康德认为:“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唯一原则。”[13]自律作为道德的基础,所依靠的是人的主观自觉和意志的力量,表现为意志自律,它在大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形成是大学生将网络社会规范内化的过程,也是将网络社会规范的他律转为个体自律的过程,经过两个阶段:一是他律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网络社会规范,依赖于规范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被动地去执行,对规范的理解没有上升到情感和信念的高度,对规范的遵从是不自觉的。二是自律阶段。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承担起网络行为主体应尽的职责,将网络社会规范内化为义务和责任,把自律认知和自律情感磨练成自律意志,主动执行网络社会规范,自觉追求健康网络生活方式,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3]艾媒咨询.2018中国大学生在线休闲娱乐行为监测分析报告[eb/ol].[2018-11-23].http://www.iimedia.cn/62969.html.

  [2]李洁,袁建华.电子竞技游戏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18(5):66-7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5]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8.

  [6]张华静,陈震.河北省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7(7):193-194.

  [7]王威海.韦伯:摆脱现代社会两难困境[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176-177.

  [8]邱德雄,姜新生.现代教育的转向:主体间性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55-5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0.

  [1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650.

  [11][英]h.l.a.哈特.法律的概念[m].许家馨,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36.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1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3.

责任编辑:钟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