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乡土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www.凯发

研学乡土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www.凯发

  研学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种学习方式。红色研学,顾名思义,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战争时期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的主题性研究学习活动。笔者作为高中历史老师和学校团委书记,在建党百年之际,积极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活动,红色研学是其中内容之一。笔者试图从中探索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红色研学路径,以推动青少年党史教育走心走实。

  一、融合校情与乡土,让研学形式多样化

  广州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始终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从农民运动讲习所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从全国总工会旧址到广州起义旧址,一处处红色地标,见证了这座英雄城市的革命传统,见证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光辉事迹,也见证了时代的伟大变革。广州红色资源最大的特点是地理位置较为集中,便于开展集体式的研学活动。

  增城在革命长河中也留下了不少红色史迹,南有新塘伍氏祠堂(中共增城第一个县委成立遗址),阮海天故居(抗战时期党在增城重建的第一个地方党支部);北有正果白面石村的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和派潭小迳村的中共增龙县委旧址;东有增江大埔围村,东江纵队抗日游击根据地……还有大大小小的红色遗迹分布在增城各村镇中,相比广州城区,显得较为分散,便于开展自主性的研学活动。

  近几年随着大广州半小时生活圈的打造,交通迅速发展,尤其是地铁的开通,拉近了增城与广州中心城区的距离,为拓宽研学范围增加了便利条件。伴随着我校几年来跨越性的发展,区外生源占比也越来越高。长期生活在中心城区的学生对乡土历史缺乏了解,而本地生源对国家大历史的了解也多数停留在书籍中,国家大历史与乡土小历史相互融合不仅有助于使学生建立起更为丰满的历史知识体系,而且有助于家国情怀的涵养。基于以上因素,笔者拟定了红色研学的几点原则:

  1. 红色研学的方式:于重大节日团委组织学生集体研学;周末或假期通过发布任务清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研学。

  2. 红色研学的内容:走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的曲折和艰辛;参观博物馆、档案馆,整理相关资料成文分享;走访红色人物,聆听红色故事;利用故事会或者历史剧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演绎好红色故事。

  3. 红色研学的要求:安全第一;遵守纪律、风俗;文明研学;完成研学任务清单,撰写研学心得。

  4. 定期举行研学分享会,品鉴优秀研学成果;利用宣传栏、广播站、网络媒体等方式展现成果,扩大研学影响力。

  在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之际,校团委组织了30多名优秀学生干部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农讲所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游历烈士陵园,了解园中呈现出的信息,进一步认识到广州起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参观农讲所,从展品中了解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农民运动的概况,认识到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以多形式的红色研学,带领学生跳出课堂的时空局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行走的历史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更能发挥启智润心的作用。

  二、融通课堂内外,让学生学有所得

  红色研学需要根植于课本,制定指导性的任务清单要从课本已有知识出发,利用好学科的时空意识拓展和充实已有知识,能带学生跳出课堂也能让学生回到课堂。本次五四研学选择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农讲所就是将课本已有知识作为依据开展的。

  在人教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一课中有这样的描述:“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工农运动就是指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就已经确立了工人运动的中心工作,工人运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农民运动这一概念却呈现真空状态。“什么是农民运动?如何领导农民运动?农民运动的内容有哪些?”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广州农讲所寻找答案。

  在研学中,学生认识到“中共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问题”是农民运动轰轰烈烈的推手。从农讲所的介绍和展品中,学生清晰地了解到早期农民运动主要的斗争方式和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发动农民参与革命的主要手段。农讲所就是培养农民运动骨干力量的地方,他们奔赴全国各地从事农民运动,领导农民展开反帝反封建斗争,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农讲所作为生活情境比课堂要真实得多,农民运动也成了学生的必备知识。经过研学的铺垫,再一次回归课堂,提出疑问:“农民运动与土地革命有何异同?”引导学生从组织领导、斗争对象、斗争方式、斗争影响等方面进行跨越时空的对比,从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又一次英勇反击,震惊中外。可是无论在人教版必修1还是在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都没有提到该历史事件,这对广州地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遗憾。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广州起义纪念馆则可以弥补教材中的缺失,实现课内课外的相互补充。通过研学,学生了解到广州起义的基本概况,张太雷、叶剑英等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深入人心,周文雍和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为后世所传颂,这就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不仅充实了学生的党史知识,且对学生建构整体历史具有重要作用。在研学中,学生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知识——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公社”。那么,“广州苏维埃政府与巴黎公社有何相似之处呢?”一下子再次回归课堂,学生在课本中寻找“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进行隔空对比,寻找政权建设、经济措施、失败原因等方面的相似之处。

  综合区内红色资源的特点,除了重要的党组织遗存外,我们的研学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史和解放战争史部分,把区内红色研学与课堂相融合,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变得更为丰满,使课堂变得更有血肉。

  通过红色研学活动,带领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户外研学,再将研学成果带回课堂,以研学活动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懂得了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思考、前后联系,也敢于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让每一个文物、历史遗址、历史遗存成为会说话的存在,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三、注重细节感化,让学生学有所悟

  在红色研学活动中不能走马观花,要利用好环境、展品、人物故事等细节,让一个个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走进学生的心中,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对英雄人物的敬重,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在对昨天的反思和对明天的憧憬中,涵养家国情怀,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进,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

  红色遗址或遗存都具有肃静、朴素的共同特征。尽管在闹市之中,也能渗透出厚重的正气。带着学生们走进农讲所,红墙绿瓦、古龙眼树、简陃的课室和宿舍……艰苦奋斗的气息扑面而来。“农民运动大王”彭湃、毛泽东、周恩来,都曾在这里留下为民族谋独立的奋斗事迹,尤其是彭湃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出身于工商地主家庭的他原本衣食无忧,却为了革命不惜与家庭决裂,甚至用烧毁田契的方式率先作出坚决的革命表率。他每天穿着粗布衣裳,戴着斗笠,光着脚板,和农民一起一边劳动一边宣传革命思想。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献出了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同学们纷纷低头深思:是什么让一个家庭富有的人放弃幸福的生活,与广大穷苦人民一起,为未知的革命事业奋斗终身?彭湃的故事给学生带来了一种振聋发聩的冲击。

  在研学过程中,一个“正斗”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斗是用来量谷物的农具,黑心地主向农民放贷时“小斗放大斗收”,农讲所学员收缴黑心地主的私斗,统一用农会制发的六寸六的正斗取而代之。广东话的“正”有上等、纯正、地道等意思,一个正斗正是共产党人依靠农民、发展农民、为农民谋福利的象征。

  红陵旭日,曾是羊城八景之一,赞美的就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旭日东升,阳光普照整个陵园的壮丽景色。毛泽东曾这样形容:“英雄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仰望着雄伟高耸的纪念碑石雕——一支被起义者的巨臂高高擎起的长枪直指蓝天,中国共产党人坚韧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激励着我们。凝望着悠长步梯,“广州公社烈士之墓”浩气长存。带着学生们行个鞠躬礼,心中敬意顿生。

  张太雷,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一封家书却让大家铭记于心。细读其家书,张太雷在柔情中诉说着信仰的坚定,令人感动,催人奋进。他曾立下“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的宏愿,在领导广州起义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9岁。他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一连串的“第一”: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第一个“共产国际中国使者”、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的领导者和建立者、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火线的中央政治局成员……这封家书至今封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它展现出共产党人心系家国、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不拍挫折的精神品质,激励后人前行。

  再精彩的文字叙述都不如身临其境的体会,此情此地此感都是学生们内心最深处的感悟。他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高二(3)班的刘家豪同学写道:“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坚定信念、无私奉献汇聚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时,那便是永生。为革命胜利、为民族独立牺牲的烈士们,永生!”高一(11)班的酒瑜晨同学写道:“当我参观农讲所学员宿舍的时候,看到那简陋的环境,破旧的草鞋,对比我们如今的生活环境,更让我认识到美好的条件来之不易,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奋斗明天!”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让学生从党史学习中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汲取智慧和力量,浸润自己的心田。倡导乡土历史与课堂资源相结合的形式多样的红色研学,注重对学科素养的培育,强调知行合一,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虽然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思和改进,例如:如何把红色研学更系统化和校本化?如何推行小班导师制?如何提炼研学成果,形成校本课程?如何实施有效的资金和安全保障?红色研学不止于此,相信经过不断完善,研学之路将会更加宽广。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荔城中学)

责任编辑: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