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更是寄托灵魂,激发民族创新的智慧源泉。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本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教育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博大的民族情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人才。
一、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涌现了无数灿烂的文化,其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索,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的语文素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国家的文化输出,让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扬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一)有助于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当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优秀的心理素质。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能够从数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学到很多优秀的精神,例如通过学习儒家思想中的“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以及德道思想: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与正确三观的培养。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中国要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国梦,文化自信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首先从教育系统抓起,通过语文课程的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佩感、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中铸魂育人,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高职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学习课时较少
许多高职语文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他们只是一味地强调学好语文对学生未来的意义,并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将教材上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却没有真正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不仅如此,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高职语文的课时也较少,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文化培养。
(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对传统文化生疏
要想从根本上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首要条件就是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悟及吸收。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语文学习积极性低,对中华传统文化更是生疏。此外,部分传统文化显得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走神的情况,最终也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教师无法做好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之间的融合
尽管有一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由于能力水平有限,对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深刻,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他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无法很好地将二者融合,而有些教师尽管能够理解二者的关系,却因教学能力所限,无法将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从而导致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之间存在分离,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授。
三、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一)巧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引入现代的数字信息技术,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将茶道、书法、戏剧、武术和水墨画等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当中,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例如,在《马嵬》的讲授过程中,可以先播放京剧《大唐贵妃——魂断马嵬坡》视频,为学生引入京剧这一国粹,让学生了解到京剧表演体系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从而引起学生探讨京剧的兴趣。同时,通过观看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诗歌中所描写的故事情节,并体会到作者对荒淫误国者的痛恨心理和讽喻之意。还可以邀请学生对故事进行评论,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共鸣。此外,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并将视频上传到学校的网站,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观看视频,弥补自己在课堂上的疏漏,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充分保证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很多学生喜欢看网络视频,阅读网络小说。网络上的内容良莠不齐,鸡汤与毒草并存,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为主,可以是古典名著,也可以是现代作家的小说、散文,时事评论,还可以是书法、茶道、陶瓷、刺绣、摄影、象棋等方面的技艺研究、心得交流。例如:笔者每周设立一个传统文化的主题学习,提前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然后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提问1至2个问题,并组织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持之以恒地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促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这些作品的文学素养、文字功底、艺术价值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模仿一些经典的名句、修辞手法,做到活学活用,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三)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首先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帮助教师掌握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技巧,这样,教师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此外,教师还应当自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并经常性地参加一些相关的专业教育讲座,在与教育专家的沟通和交流中完成智慧的碰撞,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与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四)结合生活日常,开展专题竞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展传统文化专题竞赛,以此来促进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例如,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为主题,要求每位学生分别分享自己所积累的关于“中秋节”的典故,并结合学生的分享作为教学案例来完成对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工作。此外,高职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行组织的方式,开展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掀起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热潮,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具体做法是:由班长组织班干部拟定活动主题和竞赛题目,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抢答竞赛,竞赛胜出的小组将获得适当的物质奖励,教师作为嘉宾最后点评。这种竞赛形式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率,将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五)征求学生意见,做好教学设计
要实现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教学的完美融合,教学设计也是一大重点。教师可以在掌握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基础上,征求学生对教学设计的意见,不断完善教学设计,这样不仅能给学生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所完成的教学设计也更具针对性。以《春江花月夜》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前,首先征求了全体学生的意见,然后根据学生的意见,在上课时播放了以琵琶弹奏为主的同名音乐演奏视频,与学生一起认识琵琶这一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并从这一古典民乐中领略作者所描绘的这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感叹大自然景色的变幻无穷。同时也从弹奏中感受到作者惆怅低沉的感伤以及游子思妇的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进行学习,可以更好地从音乐中品味诗中的意境之美和作者的离情别绪,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完成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与总结,并结合学生的成绩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
四、结语
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与组成部分,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教师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有趣的教学手段,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所以,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对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2]董永芳.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j].知识文库,2016,000(019).
[3]赵伯庄,李宇红.高等教育中“专接本”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强化“管理素质与能力综合实践”环节,提高“专接本”教学效果[c].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4]安静.如何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教师,2018,371(32).
[5]芦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03).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