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精神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社会亘古以来不断发展的驱动力。劳动精神教育也是传递人类文明财富的关键,是人类生存永续的保障。无数劳动者用勤劳与智慧铺就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大劳动群众发挥奉献革新之举,缔造了东方大国的世界崛起奇迹,其间凝聚的劳动精神,是民族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强调了劳动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而精神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劳动精神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无法脱离以劳动为主题的国民教育。[1]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对于各年段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以及劳动精神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闭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精神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个体成熟、构建人才梯队和推进民族复兴,因此对高职劳动精神教育为主题展开研究不容丝毫懈怠。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新时代高职劳动精神教育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劳动个体、人才群体与社会整体的发展动力。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劳动精神教育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直接影响到高职人才的整体培养效果。鉴于此,本文主要就新时代高职劳动精神教育的意义与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探讨高职劳动精神教育的优化对策,旨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职业人才,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要。
一、新时代高职劳动精神教育开展的意义
(一)劳动精神教育触发感性意识萌芽,促进个体成熟
高职教育阶段,通过开展劳动精神教育,在思想层面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可以使学生不断塑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感性意识发展之余,劳动精神得到淬炼,最终形成劳动价值观。[2]在成长过程中,劳动精神作为一种感性意识存在于高职学生的潜意识里,还没能上升到岗位工作的高度,而高职劳动教育通过专业理论与岗位实训的方式,将处于萌芽的劳动精神激发出来,锻造一种品格教养,从而促使个体走向成熟,不断适应工作乃至社会的发展需要。当然,高职学生劳动精神的塑造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开展奠定了基调,即不是一劳永逸的短暂教学,而是随着个体走向成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当高职学生树立了通过劳动去融入社会,与世界接触对话的意识时,劳动精神教育触发的感性意识萌芽便会随之开花结果,禀赋劳动精神的个体也走向成熟。
(二)劳动精神教育砥砺匠人身心体魄,构建人才梯队
在全球一体化的历史洪流中,发展成为主题,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任务落在当代青年肩上,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素质过硬、技术达标、精神向上的人才队伍,而高职劳动精神教育,无疑成为构建人才梯队的重要环节。教育是传承文明的必要途径,高职学生劳动价值的修正关系到对岗位的把控,因此,其劳动认知的塑造有赖于劳动精神教育,通过劳动精神教育,可以淬炼辛勤劳动的精神,磨砺勤恳实干的品格,启发创新劳作的风范,最终砥砺具备匠人身份的身心体魄。劳动精神教育并非简单的意识境界重构,而是精神濡染与实践感悟的双向养成,无论是在精神境界还是劳作程度上,都有着鲜明的层次感,投身理想的奋斗与民族复兴的境界不同,其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与具备劳作的精神面貌便有所区别。[3]而劳动精神教育反映的正是这种个体小我与大我的差距,协作、踏实、勤恳、创新、务实等劳动层级的存在构成了差异化与层次化的人才集合体,最终形成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的人才梯队。
(三)劳动精神教育契合时代发展需要,推进民族复兴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由劳动者缔造,民族复兴的蓝图由劳动者刻画,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高职院校迎合时代需要开展劳动精神教育,有利于通过人才培养回报社会经济发展,从而推进民族复兴。素质教育体制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对于“劳育”的培养内容是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劳动观念包括了对劳动认知、劳动价值以及劳动面貌的教育,是“时代新人”葆有劳动精神的基本要求,而劳动技能则是高职专业技术的掌握与实操。[4]当下,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参与全球经济事务中,更多的依赖劳动者的素质以及人才队伍来展示大国实力。因此,从实现国家崛起的角度,弘扬劳动精神,发扬匠人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推进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的劳动精神教育,能够通过思想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劳动动力,为今后参与国家经济建设打好基础,从而助力于托起民族复兴大业与中国梦。
二、新时代高职劳动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维意识淡化,精神面貌不奋发
思维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体劳动水平的现状,当前高职劳动精神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思维意识淡化,展现的精神面貌缺乏活力等问题。具体而言,一方面反映在劳动精神教育在本质上没有让学生树立起“劳动光荣”的基本认知。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开展的劳动精神教育仅停留在没有根基的意识层面,缺乏物质上的教育成果激励,无法提起学生对劳动精神的学习兴趣。加之受到当前社会享乐主义以及暴富心理作祟,劳动教育存在价值迷失,部分学生甚至有“勤不能快速致富”“体力劳动下贱不堪”等思想意识,导致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劳动精神教育在传导过程中便遭受“滑铁卢”,高职学生对劳动精神的抵触导致学生的劳动价值淡化,所展现出来的劳动精神面貌缺少朝气。另一方面体现在劳动教育丧失了“劳动”的内涵,即缺少吃苦耐劳的亲身体验与感知。当前的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实践经验,无法体会到劳动的真正内涵。进入高职院校,学校虽然加大了劳动教育的开展力度,但是本着保护学生的立场,导致劳动教育的强度与劳作体验的程度大幅削弱,从而致使学生的劳动精神得不到应有的砥砺与历练,久而久之,精神面貌低落问题便成为常态。
(二)劳动价值异化,教育效果不突出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劳动价值的功利化越发突出,急功近利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劳动精神教育的施展。加之高职劳动精神教育又忽视了对学生价值理念的引导,过分重视德智体美的教育,保姆式的学生生活服务彻底隔绝了学生参与劳动的途径。例如,部分院校一方面不遗余力开展劳动精神讲座或劳模形象宣传,由此强化对高职学生加强劳动精神建设;另一方面却不断推动学校商业化生活服务运作体系的渗透度,将学生的衣食住行纷纷纳入到服务体系的职责范围之内,大幅减少了学生的劳动范围和劳作次数。这种自相矛盾且急于求成的教学态度本身便是受社会意识的影响,即功利型的劳动教育开展更加注重结果,忽略了对劳动教育过程的渗透,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劳动价值的追求,表现在精于算计的个人得失、孜孜以求地追名逐利和金钱至上等方面。
(三)教育内容窄化,劳动体系不健全
劳动精神教育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于教育内容体系的完善程度,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劳动精神教育的开展情况,教育内容窄化,劳动体系不健全是突出问题之一。高职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除了劳动教育以外,还涉及专业知识的技术教育、岗位能力的职业教育、意识价值的思想教育等,这些教育杂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内涵厘定不清,容易导致劳动精神教育内容片面化。具体而言,一是将劳动精神教育等同于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或大学生政治教育中,使得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之间存在的平等地位丧失,劳动育人沦为配角,无法适应劳动精神的塑造需要。二是劳动精神教育内容被缩减,意识教育被当作实践教育对待,精神境界的升华受到影响,例如片面强调劳模榜样与匠人学习,忽视了个体主观劳动精神的内容输送。三是将劳动精神教育简化为劳动教育或体育教育,片面重视体力实践与体育锻炼,使学生误认为劳动教育即单纯的劳动实践,从而丧失了对自我劳动的反省与感悟,无法获取精神教育的真谛。[5]
(四)教学环境虚化,理实结合不严谨
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打造,一方面注重职业教育的开展,围绕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以校企合作为前提条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岗位掌控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没有劳动精神教育的影子,因此,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劳动精神教学环境被虚化,教育开展不如专业教育一般严谨。关于高职劳动精神教育的整体教学环境打造,存在“重职教,轻劳教”和“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首先,劳动能力是拥有岗位职业的基础,但是在教学环境打造中,明显忽略了劳动能力这一要素的存在,片面强调与专业相关的岗位环境供给,忽视了与劳动能力相关的精神锻造。其次,劳动精神教育是“劳动”与“精神”的双向结合,[6]高职劳动精神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过度重视“精神”教育,即强调外在劳动精神的学习与认知,忽视了从实践中培养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劳动精神,使得劳动精神教育理实结合不严谨。总之,这种畸形的劳动精神教育使高职院校的劳动教学环境处于虚化边缘,学校的“教”与学生的“学”缺少了必要的着力点,教学开展如空中楼阁。
三、新时代高职劳动精神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塑造劳动人格,映现青年模样
大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知情意的教育具有全面性与一体性,教育的关键在于兴趣与行动的双向统一,应对新时代高职劳动精神教育出现的思维意识淡化与精神面貌失活问题,需要大力塑造高职学生的劳动价值,映现青年模样。具体而言,首先立足于劳动精神教育的本质,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认知。通过思政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结合辩证唯物主义,从历史创造的角度,塑造学生的劳动情怀与积极性,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尊重和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实现自我价值。其次,利用社会正能量,使学生逐渐摒弃利益至上与金钱至上的错误倾向,传播勤劳致富、劳动创造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理性地认知劳动,提升劳动的兴趣,从而达到劳动精神教育的目的。例如,树立匠人榜样,以身边的劳模或者普通工作为学习对象,振奋高职学生的劳动热情,在把握好劳动精神的内涵与本质之余,激发劳动兴趣,映现当代青年模样。最后,创新劳动途径,为高职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机会,例如,开辟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活动的路径,让其在劳动中提升精神境界,获得劳动认知,实现人生与社会价值的双向统一。
(二)重构劳动认同,实现价值引领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与动物存在区别的重要属性便是劳动,在数万年的进化衍变中,人类社会的劳动价值已经成型,发展与致富成为人类生存的本质,由此产生了借助劳动教育来赋予生存之道的文明传承。在高职劳动精神教育过程中,重构劳动认同需要从学生所处的环境去推动劳动价值的塑造:一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当前的资源,从学习生活中为学生创造劳动契机,避免商业化的“无微不至”学生服务造成的劳动机会丧失,借助基础的校园清洁活动、个人内务整理达到劳动教育与精神提升的目的。二是继续落实新时期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学习培养,依靠劳动精神讲座、先进劳模人物为学生树立标准与榜样,强化精神意识的渗透与正能量指引。三是选拔身边人物,打造热爱劳动及具备劳动精神的人物形象,根据选拔学生的劳动能力为学生树立劳动的标杆,并借其人格魅力对周边同学实行感染,带动校园的劳动氛围与劳动精神面貌。此外,还可以组织劳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与感悟劳动的艰辛,获取劳动的成果,以此掀起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潮流趋势。
(三)鼓励劳动创造,构建内容体系
根据劳动精神的内涵,高职劳动精神教育的内容十分宽泛,鼓励劳动创造,构建内容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创新教学理念,明确劳动精神教育内容。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马列主义劳动价值观,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劳动意识,在素质教育中重视学生劳动,从而实现劳动精神教育的融合性与独立性,以此适应新时期对劳动型人才的需求。二是优化劳动精神教育内容,立足个体培养的内容体系。劳动精神是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高职劳动精神教育要切实落实“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原则,结合德育、智育、体育与美育,不断融会贯通,摸索劳动创造价值的客观规律。三是强调劳动教育与精神教育的双向结合,既重视劳动能力的提升,又注重精神境界的升华。劳动能力离不开强健的体魄以及创新的思维,[7]因此,劳动精神教育应该深化内涵与注重外延并重,塑造极富劳动精神的高职人才形象。
(四)营造劳动环境,强化知行合一
高职劳动精神教育环境的营造,首先是文化环境的营造,即在民族勤劳的标签下强调对劳动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勤劳勇敢,辛苦拼搏是劳动精神的浓缩,高职劳动精神教育需要文化支撑。例如,将劳动文化与五一劳动节结合起来,利用校内活动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其次,需要打造实践环境,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实现劳动精神教育的理实结合,即重视专业岗位的劳动面貌与劳动技能的和谐统一。拥有积极的劳动精神却没有过硬的劳动能力,或者拥有专业的劳动能力却眼高手低,没有与之匹配的精神面貌都是畸形教育,因此,高职劳动精神教育要重视精神与专业的契合。再次,在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穿插劳动精神教育,使劳动精神教育与岗位实习环境结合起来,避免纸上谈兵式的劳动精神意念灌输。因此,可以结合校园学生活动、社会志愿活动、企业实习活动等多途径的劳动组织形式,促进劳动精神与劳动实践的知行合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大发展过程中,个体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通过接受教育,作为独立的存在融入整个社会中,并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高职劳动精神教育是个体成熟、人才建设与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而当前呈现出来的思维意识淡化、劳动价值异化、教育内容窄化和教学环境虚化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失败的最好佐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继续保持劳动精神教育的文明传承价值,在高职劳动精神教育中需要塑造劳动人格、重构劳动认同,不断鼓励劳动创造和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同时,高职院校应该以切实将劳动教育融入育人实践的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及劳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探索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职劳动教育新模式,可以培养出一批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者与接班人,践行“用劳动托起中国复兴梦”的誓言。
参考文献:
[1]朱凤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0(08):1-6.
[2]颜隆忠.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进路[j].发展研究,2020(06):86-90.
[3]王心金,张瑞青,蒋玲.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应然与现实建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3):78-80.
[4]葛连山,周玉华.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论析[j].河北职业教育,2020,4(03):44-47.
[5]毛菊,孟凡丽.劳动教育:现实困境、本义探寻与教学方案[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1):11-16.
[6]赵浚,田鹏颖.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培育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09):98-102.
[7]申文昊.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劳动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与现实路径[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5(05):133-141.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