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于莘莘学子而言,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播种的时刻;是晨起征铎,是日暮征帆,是山衔好月;是春风得意,是吟啸徐行,更是猛志固常在……时维九月,天高地迥,只待我们活出人生的诗意。
穿越千古江山,聆听历史回响,与诗意作伴,与生命中的美好相遇。看“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感“今夜偏知春气暖,重生新透绿窗纱”;思“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三千年的诗韵不仅融入我们的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理想的人格。
当三千年的诗韵,照进我们的家国情怀,史书、诗词中闪烁着前辈先贤爱国主义精神的熠熠光辉。无论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行吟泽畔的爱国诗人屈原;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门销烟为民除害的林则徐;还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心抗金百折不挠的岳飞……这一份爱国情怀,这一份责任担当早已通过诗词歌赋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理想的人格,成为赓续不断的中华文化力量。
当三千年的诗韵,照进我们的昂然意气,每一位英雄都在书写自己最真实的人生。苏武用“旄尽风霜节,心选日月光”书写人生不灭的气节;杜甫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呈现自己博大的胸怀;文天祥用“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记录自己至死不渝的情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被诗词中英雄意气感染与激励,一批批科学家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用科学实现诗歌的浪漫主义情怀,于是有了蛟龙入海,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祝融探火……我们也要以一己微光,增辉日月,以一己意气,助力山河,书写自己诗意的人生,奔向未来光明前景。
当三千年的诗韵,照进我们的人生姿态,纵使困顿,不改内心的信仰,不变生命的高贵,不弃诗意的姿态。面对名利,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面对挫折,岳飞视三十功名如尘土;面对富贵,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们都超越了功利与实用的追求,活出了生命的高度与美感。人生旅途漫漫,人生步履款款,途中或喜或悲,有晴有雨,努力活出丰盈的诗意,或许是我们对生命最高的礼赞。
自古以来,古典诗词给我们构筑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只有我们真的相信这个理想世界的存在,我们的人生才能从蚍蜉撼树般的虚无与无力变得坚定而充满力量,百代之光阴也因照进每个人真实的人生而不涣散于虚空,中华民族文化也能代代传承。无论何人,无论于何时何地,我们总要学会在泥泞中仰望星空,或在云端,或在深渊,或在平地,搜索着浪漫的微光,诗意地活出生命的精彩。
责任编辑: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