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型教学”探索发展之路——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物理教研基地(中山)建设探秘 -www.凯发

“创造型教学”探索发展之路——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物理教研基地(中山)建设探秘 -www.凯发

  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物理学科教研基地(中山)(以下简称“基地”)于2022年3月成立。基于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解释型教学”比较普遍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地率先提出了“解释型教学”和“创造型教学”的概念,践行“从解释型教学到创造型教学”的理念,培养具有创造型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创造型教学”探索发展之路——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物理教研基地(中山)建设探秘

从解释型教学到创造型教学

  基地成立后,基地负责人、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朱小青带领基地团队通力协作,确立三大研究主题,制订了详细的研究计划,扎实推进基地各项工作的开展。基地现有核心骨干成员18人、基地学校9所(其中4所城区学校、5所农村学校,1所市直属学校、8所镇区属学校),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发展。

  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基地率先提出了“解释型教学”和“创造型教学”的概念,初步凝练出基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解释型教学到创造型教学”,并对此开展了深入广泛的教学研究。

  解释型教学

  “解释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讲授、演示、实验等手段进行讲授解释,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和思想方法、认识实验器材装置、应用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朱小青说,“例如,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演示等手段详细解释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结构、功能、连线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达到使学生熟练使用变阻器的目的。”

  解释型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讲授“是什么”“为什么” “做什么”。教师是主动方,学生是被动接受的一方。朱小青认为,解释型教学尽管在效果上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但本质上属于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不能主动建构物理知识,不能创造性地学习,不具备创新思维能力,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创造型教学

  “创造型教学是指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构建物理概念、总结发现物理规律、掌握物理思想方法、设计制作物理器材装置等。”朱小青指出,“创造型教学有三个基本特点:情境创设,问题驱动;多元思维,实践探索;关注体验,应用创新。”

  情境创设,问题驱动

  “我们要给学习者提供尽可能丰富且种类多样的学具,创设相关的真实情境,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相关问题和相关要求,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充分利用手头现有的器材和已学的知识,经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索之旅。”基地骨干成员、中山市三角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教研员史汉军说。

  在这里,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向导和助手,教师要抛出问题,指引方向,创设情境,提供道具,鼓励学生自主地经历摸索、学习到顿悟的过程。

  在这里,教师不能给学生太多暗示,尽量把学生视为当年探索发现的科学家,推动学生亲力亲为,使学生经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探索过程。

  在这里,教师提供的问题必须表达科学准确,简洁清晰,指向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多元思维,实践探索

  基地团队认为,创造型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领下,在问题牵引下,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互助学习或者个体的自主学习,在观察、思考、质疑、讨论、实践中激发兴趣,从现象发掘到本质探索,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多元思维、立体思维和深度思维,最终体会从原理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从科学到技术的过程中所展现的思想方法和情感价值。

  “这个思维飞跃的过程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探索、手脑并举、亲身体验、合作同探,包括方案设计、数据采集、实验操作、板书绘图、表达交流等,提高手脑协调,提升操作技能,经历探索过程,促进沟通协作,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基地骨干成员、中山市浪网中学副校长邱慎明说。正因为有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整个科学探索的每一步,学生才会进一步从心底萌发出对世界万物的好奇,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更加热爱学习,热衷于探索。

  关注体验,应用创新

  身处学堂或者实验室,学生就是小小的科学家,开动脑筋,手脑并举,去探索、发现、猜想、验证,正因为有了自主的发现、操作和体验,才能感受到科学的惊奇,才能品尝到科学探索的苦乐滋味,才能感悟到物理之美。这种情感体验是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既丰富了阅历,也体悟了真谛,真正实现了学习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在整个创造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第一参与主体,亲身经历整个学习过程,无论是自主观察记录还是动手操作实验,无论是互动交流还是阐释表达,学生都深度融入其中,主观能动,亲力亲为。”基地骨干成员、中山市西区初级中学物理科组长林英说。

  知识的探索学习只是第一步,知识的种子最终要回归生活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创造型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应用创新,物理教师要发挥个人智慧,充分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从课本辐射出去,融入生活,发现物理学应用的痕迹,应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想办法设计制作出新的作品来。”基地骨干成员、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一中教科室主任李松柏说。例如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后,有基地校就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耳挖和一个牙齿自检装置。将知识和技能最终转化为产品,服务于社会,既体现了知识应用的价值,也激发了学生应用意识,实现了物理教学到物理应用的质的飞跃。

  据朱小青介绍,情境创设、问题驱动、思维引领、质疑创新、实践探究,是创造型教学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创造型教学从学生的元认知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起物理概念体系,理解物理基本原理,掌握物理思想方法,能阐释分析现象甚至应用于发明创造。

  “我们的创造型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从基本原理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应用意识,激发深度思维,促使学生体会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思想方法和情感价值。”朱小青说道。

  鉴于此,基地团队认为,创造型教学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智力开发,提升实践技能,助力创新思维发展的卓越教学方式,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研究、应用和实践。

“创造型教学”探索发展之路——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物理教研基地(中山)建设探秘

从四个目标到三大主题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创造型教学,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朱小青说。为了有效推进创造型教学,基地制定了四个建设目标。

  一是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促进核心素养形成的物理作业设计的理念、原则、方法路径,围绕课程目标建成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新颖实用的初中物理作业题库,探究其有效使用策略,为落实国家的“双减”政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是通过利用新颖实用的作业题库和实施创造型教学,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实践体验、问题解决、合作交流,促进物理课程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

  三是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初中物理创造型教学规范,研究“解释型教学”转变为“创造型教学”的逻辑原理、实施策略和方法步骤,结合新颖实用的物理作业题库和新的学习方式开发系列初中物理创造型教学课例。

  四是通过项目建设,使基地学校及其辐射学校的初中物理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实现专业发展。

  基于以上目标,基地提出了三大研究主题,由基地骨干核心成员牵头,分工合作,积极作为,开展相关的主题教研活动。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研究与实践

  据了解,基地成员分工合作,深入调研,系统地研究了物理作业的分类、功能目的、内容形式,研究了 “双减”背景下基于物理课程核心素养的物理作业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作业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工具。

  “通过不同类型的作业设计,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思考转变,对巩固旧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改变了传统的纸笔作业单一模式。这种创新的作业方式,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基地骨干成员、中山市东区远洋学校物理科组长莫丽影说。

  目前已通过讨论形成共识,研究和设计各种类型的作业。例如按功能分为体验性作业、应用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巩固性作业、预习性作业、拓展性及跨学科性作业等;按成果形式分为书面作业、实践作业、口头作业、表演作业等;按使用时间可分为随堂作业、课后作业、长期作业等;按对象的选择形式可分为统一作业、弹性作业、分层作业、自选作业、互助作业等;按评价方式可分为常规评价、分享与展示、成长档案袋等。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学生物理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与实践

  “成员按计划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理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与实践,分别做了初中物理学生学情调研、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调查以及初中物理学困生调查,并撰写了相关的分析报告。”基地骨干成员、中山市坦洲三中年级主任李群英说。

  据调查反映,影响中下层次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中,学习目的不明确和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缺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为此,基地研究并提出了四个相关的教育教学策略。一方面在物理课堂上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多运用物理学家探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坚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品质。二是教师要积极开发和提供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发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研,自主地动脑探索知识的奥妙,从而激发起更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师要根据授课类型、知识内容、学生基础的不同,设计相应的最优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引领学生仔细观察,分组合作,实验探究,实践验证,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探索,转变初中物理学习方式,提升综合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创造型教学规范研究与实践

  基地研究了物理创造型教学的一般理论和教学规范,研发“双减”政策下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实施物理创造型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策略、创造型课堂教学效果评价量表。

  “目前已经形成了部分理论成果,并写入《初中物理资源型备课和创造型教学探索》专著,已经于2022年11月交付光明日报出版社,即将出版发行。”朱小青说。基地组织了一批骨干教师研究了创造型教学模式,并依据基地倡导的创造型教学理念撰写了一批教学设计并附在《初中物理资源型备课和创造型教学探索》专著中,这些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将成为全市推广创造型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范例。围绕着创造型教学范式,各基地学校和兄弟学校教师积极行动,通过校本教研、校际交流甚至跨省市交流研讨、讲座、课例观摩研讨的方式,全面深入地开展关于创造型教学实践。

“创造型教学”探索发展之路——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物理教研基地(中山)建设探秘

从教师专业成长到交流辐射

  基地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创造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为依托,构建新型高效的初中物理教研机制,促进了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大幅提升了中山市初中物理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近两年,基地负责人朱小青、基地骨干成员史汉军先后获得正高级教师职称,并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教师”;基地骨干成员邱慎明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入选第三轮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并于2022年11月被遴选为中山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基地骨干成员李松柏、莫丽影2人被评为中山市学科带头人;基地骨干成员桂江民、危光明、翁丹妹3人被评为中山市骨干教师;桂江民被评为“中山市优秀教师”,等等。

  近两年,基地成员获得国家、省、市级业务类荣誉奖励30多项,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10余项,获得教育科研成果奖2项,应邀外出举办讲座30余场,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专著2本。

  基地项目的推进,加强了各基地校与各兄弟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一年多来,以基地核心成员为骨干参与的教研活动举办了20多场次,有教学观摩、课例研讨、听评课活动、读书分享会、实验操作训练、专家讲座交流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组织有序,影响深远。基地还注重与外省市的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教研之路遍及云浮、惠州、深圳、珠海、汕头、重庆、四川、河北、贵州等地。基地核心成员积极带头参与,或开设讲座,或上公开课,或分享写论文经验,或交流实验教学设计等,把创造型教学实践的理念带到全国各地,颇受好评。

“创造型教学”探索发展之路——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物理教研基地(中山)建设探秘

结 语

  基于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教学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基地成员及基地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创造型教学和研究,推动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基地提出的创造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创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先河,并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创造型教学带来的教学改革是积极的、深刻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创造型教学的研究成果不仅惠及中学物理教学,也会使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受到启发。

  (本栏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罗 峰

网站地图